一般貧血的定義是指血液中的紅血球、血紅素或平均血球容積降低至參考值以下。比較常見的是以血紅素作為標準,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貧血為:成年男性低於13.0g/dL、女性低於12.0g/dL。貧血又能夠分為很多類型,因此不是所有貧血都是多吃補血的食物即可,還是要針對不同種類的貧血找專業醫師診斷治療。
貧血分成以下幾型:
☉ 缺鐵性貧血:「鐵質」是製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,當鐵質不足,影響血紅蛋白的製造,進而造成貧血。
☉ 出血性貧血:主要由出血性疾病引起,可分為急性或慢性。急性多因嚴重外傷;慢性則多因慢性腸胃道疾病(消化道潰瘍、痔瘡)、女性崩漏等。
☉ 再生障礙性貧血:骨髓內的造血細胞異常,而無法製造充足的血液細胞。
☉ 惡性貧血:維生素B12有助於紅血球的形成。此型因營養不足造成維生素B12缺乏或因慢性萎縮性胃炎,而降低維生素B12在迴腸的吸收。
☉ 溶血性貧血:紅血球在生命週期未盡就提前被代謝清除,若溶血速率大於生成速率,就會造成貧血。
☉ 地中海貧血:為遺傳疾病,因血球蛋白鍊的合成出現缺陷,造成患者紅血球較脆弱,攜氧功能不足。輕度者不影響日常生活,嚴重者需接受輸血等治療。
在日常飲食方面,適量補充以下幾種食物,有助於血液生成:
√ 含高蛋白食物:蛋、奶、魚、豆類。
√ 含鐵質的食物:動物肝臟、海藻類、貝類、紅肉、黑芝麻、黃豆。
√ 含葉酸的食物:雞肝、橘子汁、菠菜、黃豆、蘆筍、大頭菜。
√ 含維生素C的食物:草莓、櫻桃、奇異果、柿子、花菜、青椒、菠菜、蓮藕、柑橘柚類。(可促進鐵質吸收,此類要避免與茶葉及高鈣食物一起食用,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,以免影響鐵質吸收。)
以中醫來說,「氣」和「血」是密不可分的,「血」包含血液實體及其及功能,「氣」可看成是能量或驅動身體代謝機能的動力;血在氣的推動下,循行全身,對全身組織器官有營養和滋潤的作用。因此,中醫治療血虛講究「氣血並行」,而不是只有單單補鐵或補血而已,例如:中醫裡很有名的當歸補血湯中,黃耆(補氣)的劑量是當歸(補血)的5倍。
而在中醫觀點上,血虛又能分為以下三種證型:
➤ 心血虛證
血虛之外,還會伴隨心悸、失眠、多夢等症狀,屬於「心」功能失調。中醫的心包含心臟、部分神經及精神功能。此證型患者需養血安神,可服用一般常用的養心湯或歸脾湯。
➤ 肝血虛證
除了血虛之外,還可能還有頭暈目眩、視物昏花、耳鳴、肋間痛、筋脈拘急、月經失調等症狀,屬於中醫裡的「肝」功能失調。肝血虛的原因通常和情緒有關。此證型患者需補血養肝,服用四物湯或小營煎來治療。若有伴隨失眠多夢、易驚醒的症狀,可用酸棗仁湯加減方來進行治療。
➤ 心脾兩虛證
屬於「心」和「脾」功能失調的症狀,可能伴隨食慾不佳、容易疲倦、心悸健忘、失眠多夢、腹脹氣、大便濕軟、婦女月經不調或月經色淡量多等症狀。此證型者多因飲食或作息不正常損傷脾胃,氣血生化失調,導致氣血來源不足,治宜補益心脾,可服用歸脾湯。
在平時生活中,即使沒有貧血暈眩的症狀,調理體質、保健身體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課題,我司推出的養身禪茶含有黃耆與當歸等14種嚴選漢方草本,作為日常保養飲用,冷泡爽口、熱飲甘甜,且能夠大容量沖泡,SGS檢驗合格加上GMP認證藥廠製造,品質保證看得見。
讓大地草本的力量,調整你的體內平衡。
https://www.qingdatrading.com/collections/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