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CNN》報導,經過科學家研判「幾乎可以確定」,最近出現的高溫是地球過往以來最為溫暖的溫度,上週所出現破紀錄的高溫,可能是地球10萬年以來最熱的!而加州非營利氣候科學研究組織「柏克萊地球」的首席科學家羅德Robert Rohde認為:「今年夏天很可能繼續看到這樣的高溫紀錄出現。」
在如此高溫的盛夏,紫外線指數頻頻破表,中暑嚴重可能引發器官衰竭,炎熱的天氣還會誘發曬斑、濕疹與痘痘等皮膚問題。除了皮膚需要防曬,你知道眼睛也需要防曬嗎?台灣夏日的紫外線很強,眼睛若長期受太陽光刺激,對瞳孔的傷害不容小覷。紫外線為陽光的一部分,它是波長介於100~400nm的不可見光,肉眼看不見卻對眼睛的傷害很大,也會對人體其他的器官造成傷害。
光線是透過水晶體及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來吸收,所以紫外線特別容易傷害這兩個部份,但通常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,紫外線累積到一個量才會產生問題。
而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能夠分成以下三種:
➤ 組織凋亡:白內障、黃斑部病變。
➤ 異常增生:眼瞼腫瘤、白眼球腫瘤。
➤ 組織變性:色素斑、翼狀贅肉(眼翳病)、光害性角膜炎。
不過對一般人來說,紫外線雖能量高,但不會短時間內直接造成傷害,如果只是短時間外出,不需要特別擔心,只要在紫外線最高的時候做好防曬措施即可。
如何做好眼睛防曬?
☉ 撐陽傘:太陽是從四面八方來的。
太陽除了從頭上來,地面、窗戶也可能會有太陽光的折射。
☉ 戴太陽眼鏡:太陽眼鏡的顏色越深,不代表阻絕紫外線的能力越高。
不少人會因為顏色深忽略鏡片是否有抗UV400,導致瞳孔放大,反而吸收過多的紫外線。因此,在挑選太陽眼鏡時,最重要的是挑選抗UV400的太陽眼鏡。
☉ 臉部周圍塗防曬
眼睛防曬固然重要,但也不能完全不接觸陽光,當光線進入眼球時會促進視網膜分泌多巴胺,多巴胺可抑制眼球的眼軸變長機制,因而避免或降低近視產生,所以適時接觸陽光也是很重要的。
而中醫也有提及類似角膜或結膜損傷,造成視覺模糊與組織過度增生的情形──
《證治準繩.雜病》:「翳膜者,風熱重則有之」,宜祛風散熱,這也符合因光照造成外層眼組織灼傷時,急性期多以抗發炎、祛瘀腫為治療目標,例如菊花、決明子、夏枯草、丹參等藥材,可幫助修復角膜,避免傷口剛愈合後又再次破損,而轉成復發性角膜糜爛或角膜疤痕等後遺症。古代中醫根據五輪學說,認為「黑睛(角膜)屬肝,瞳目(視網膜)屬腎」,長期應以養血滋陰為主,其中枸杞是最常被使用的中藥,能同時兼補肝腎,滋陰明目。藥理實驗也證明枸杞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甜菜鹼、維他命E與胡蘿蔔素等,能預防視網膜黃斑部病變。
⟁ 若眼睛實在不適,還是建議立即求助專業醫師協助,以免情況愈下。
參考資料
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32343
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article/51365